(吉隆坡訊)銀屑病(俗稱牛皮癬或乾癬)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頑疾,這是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失調的炎症性皮膚病,可是大眾卻因對它不了解而產生誤解。
根據馬來西亞人口普查,目前全國人口已達3200萬,而根據大馬皮膚科學會的初步統計,牛皮癬患者已不少於30萬人,即每100人中就有1名患者,這還不包括沒有求診的患者。
檳城中央醫院皮膚科主任陳偉璋醫生(Tan Wooi Chiang)指出,牛皮癬不僅病程長及易復發,甚至還難以治癒,因此對於皮膚科醫生而言,它是公認的皮膚頑疾。
“它對患者的影響不只是肉體的傷害,還包括心理健康、生活起居以及社交等,對患者的家庭、工作地點以及社區都有一定的影響,特別是很多人對於牛皮癬的誤解,以為它會通過接觸而傳染,以致患者除了要飽受生理痛楚,還要承受二度傷害(心靈受創)。”
“牛皮癬在臨床上的初期表現為紅色丘疹,就如綠豆般大小,隨後會逐漸擴大或融合成棕紅色斑塊,表面多覆蓋銀白色鱗屑,輕輕刮除的鱗屑會出現小出血點。”
10%至50%患者 出現甲損害
他提到,它好發於頭皮、身體、四肢伸側及下背,只有10%會發生在黏膜(即口唇、舌頭及陰莖頭)、腋窩及腹股溝。
他說,牛皮癬也會出現甲損害,約佔患者中10%至50%,常見症狀為甲板點狀凹坑、指甲變色、甲床肥厚及甲剝離等。另外,約10%至20%的患者也會出現牛皮癬性關節炎。
“另外,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癢,病情反覆不定且容易復發。當炎症消退時,鱗屑會減少,皮疹會縮小變平,周圍會出現淺色暈,最後留下暫時性的色素沉着。”
“其他特殊表現為點滴狀牛皮癬(guttate pso riasis)、屈側牛皮癬(flexural psoriasis)、膿皰型牛皮癬(pustular psoriasis)及紅皮病型牛皮癬(erythrodermic psoriasis),因此若出現上述症狀,最好是直接諮詢皮膚科醫生,尋求專業的意見及正確的診斷,以免耽誤病情。”
發病7大因素
至今牛皮癬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明朗化,惟根據現有醫學文獻報告,發病因素離不開以下7大要點:
遺傳因素:牛皮癬患者家族中的患病率較一般人群高,但牛皮癬並非一定會遺傳給子女,其遺傳方式尚不確定,但目前一般都認為患者對牛皮癬有某種易感性。
免疫因素:近年來多項研究顯示,牛皮癬是免疫或炎症介導的疾病。
感染因素:研究證實,鏈球菌感染、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、真菌感染與牛皮癬的發病有很大的關聯,特別是點滴型牛皮癬患者,但病毒感染與牛皮癬發病是否相關尚未明確。
內分泌因素:懷孕會造成皮膚損傷減輕或消失,但亦可能造成皮膚損傷情況加重。
精神因素:生活壓力過大、精神創傷、過於疲累、熬夜、失眠、情緒不時處於緊張或因課業負擔沉重等,都可能會誘發牛皮癬。
藥物因素:β1受體阻滯劑(beta blocker)、鋰(lithium)、抗瘧藥(antimalarial)及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(NSAIDs)等對牛皮癬的發病和復發方面有影響。
環境因素:研究發現,生活習慣如抽煙及酗酒是主要危險因素,長期處於這類環境也等於把自己置放在高風險區。
勿盲目求醫 8招擺脫困擾
患上牛皮癬並非世界末日,首先是要做到正確認識及了解何謂牛皮癬,從而走出誤區,不因盲目恐懼、迷信或道聽途說而貿然求醫,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,病情沒有緩解之餘還要蒙受金錢損失及精神折磨。
陳偉璋說,在過去的案例中可發現,很多患者因為盲目求醫,輕信所謂江湖醫生的“街邊廣告”、“祖傳秘方”或“包治癒”的誤導性廣告,因而延誤了牛皮癬的治療時機,造成病情加重。
陳偉璋強調,由於牛皮癬的病因尚未明確,發病機制也非常複雜,因此至今沒有最好治療方案或不再復發,但患者無需灰心,只要謹記8大招數就能擺脫牛皮癬的困擾。
‧正面看待牛皮癬
‧掌握正確的醫療資訊
‧科學就醫
‧不隨便嘗試偏方
‧安全治療
‧積極預防
‧樂觀面對
‧持之以恆
他提醒,患者應解除心理壓力和思想負擔,樹立與疾病做長期鬥爭的決心、信心和恆心,患者必須了解這場與牛皮癬的抗爭是一場持久戰,要戰勝就一定要調整好心態,不能着急、減少生氣、少發脾氣、保持心情開朗和樂觀,這樣身體的自身調節功能才會慢慢恢復,治療藥物才能發揮最佳的效果。
“此外,患者應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,注意休息及避免感冒。患者應遠離可以導致牛皮癬發作的因素,比如要避免飲酒、吸煙、搔抓等,同時也不應將鱗屑及痂皮強行剝脫,以免引起同形反應或引起患處皮損繼發感染。”
“當然,患者必須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,包括個人衛生及保濕等,不要在烈日下暴晒。”
視病況輕重定療方 出現不適即停藥
陳偉璋指出,牛皮癬患者的治療必須根據分型、病情嚴重程度、藥物的療效及安全來選擇治療方案。
他說,在治療牛皮癬中有外用藥物、口服藥物、紫外線照射治療及生物治療等,因此在選擇治療方案時一定要保持謹慎,應根據患者的分型及病況輕重來決定,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就應立即停用或調整藥物。
“外用藥物可有效治療輕度的牛皮癬,常用外用藥物有類固醇(steroid)、煤焦油(tar)、 水楊酸(salicylic acid)、蒽林(anthralin)、維甲酸(retinoid)、維生素D類似物( Vit D analogue)、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(calcineurin inhibitors),不過當病情更嚴重時,外用藥物可能需與口服藥物或光療結合使用。”
他指出,當醫生面對病況嚴重的牛皮癬,可能會開口服或註射藥物,這稱為“全身治療”(systemic therapy),常用藥物有氨甲喋呤(methotrexate)、 維A酸(retinoid)、 環孢菌素(cyclosporine )及生物治療(biologic therapy)。
“使用口服或注射類固醇(corticosteroid)治療是現今普遍上不被認同的方法,這是因為類固醇雖然會讓病情短暫好轉,但只要一停藥,往往會出現病情反跳,加重或轉化為膿皰型牛皮癬及紅皮病型牛皮癬。”
“如果長期服用類固醇,它會顯耐藥性,更可怕的是長時間濫用類固醇,會導致病情加重或不可逆的損傷,其副作用如骨質疏鬆、骨折、白內障、青光眼、肝功損害、糖尿病、高血壓及高脂血症等,因此建議諮詢皮膚科醫生為佳。 ”
【請問醫生Q & A】非傳染病不必忌口
Q1:牛皮癬會傳染嗎?
A1:牛皮癬並非傳染病,患者無須擔心會傳染給家人,而家人也不應疏遠患者,其次是患者的健康沒有受到嚴重影響,患者只需到正規皮膚專科就診,與醫生一起尋找病因,以及避免那些會造成牛皮癬病情加重及復發的因素。
Q2:牛皮癬患者是否需要忌口呢?或者有何飲食禁忌?
A2:我要強調,牛皮癬與食物過敏無關,因此無須盲目自我設限,一般上牛皮癬患者是不必忌口的。
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5日; 陈伟璋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