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眼 茧疣大不同 勿自购药物涂贴 免病毒扩散

医生,我的堂弟脚板不知何故长出了厚茧,如同死皮一样不痛不痒,奇怪的是用利器剪切后,还会一直生长。
他是火龙果种植业者,工作时穿着长袖衣和长裤,以及全罩式鞋子,照理应该可以避免皮肤接触到农药,但就是不明白为何会出现这情况。


陈伟璋医生  皮肤科

医生解答:

从你所提供的资料以及照片来看,你堂弟脚板所长出的厚茧应该是以下3种症状中的一种,因此我建议你谘询皮肤专科为佳,由医生鉴别后进行治疗。

鸡眼(corn)、茧(胼胝/骨痂,callus)和疣(wart),外观相似,民众常常分不清楚。疣常被病患误认为鸡眼而延误治疗时机,有时还自行涂抹药膏或以鸡眼贴布来治疗,这将会软化皮肤角质,可导致病毒恶化,更容易扩散。

鸡眼的外观呈隆起圆锥形的角状物,就如同脚底板上粘了一颗小石头或一枚大头钉嵌在皮肤的样子,尖端向内,钉在脚板里, 踩到地面就会痛得哇哇叫。它的中央呈浅黄色,中心有凸起黄白色硬颗粒,表面摸起来较平滑,脚底纹路不会中断,大小约似黄豆,看起来很像鸡的眼睛(所以称为鸡眼)。常见位置如脚底、趾背、趾间、脚后跟、脚拇趾及小趾外缘。

胼胝摸起来粗糙,如同常做粗活后,手所生出的厚茧一样,是在脚底结了肥厚的死皮。胼胝一般呈片状,面积比鸡眼较大,通常出现在脚底(第二及第三跖骨脚掌面)及手部。胼胝与鸡眼的成因类似,是因皮肤长期受到重力压迫或反复摩擦所导致的局部皮肤角质增厚,部分与走路姿势有关。胼胝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压力点,所以只有边界不明显的角质层大量增生,而不像鸡眼会形成一个角锥体中心。

疣,俗称鱼鳞刺、鱼鳞疽或鱼鳞赘,不是被鱼鳞刺到,而是由人类乳突状病毒(human papilloma virus,HPV)感染所致,潜伏期达数个月。手脚或身上都有可能出现疣,可能会越长越多。表面凸起,摸起来会觉得粗糙,乍看很像鸡眼,中心有黑点,且伴有红色血丝。如将表皮刮薄,更见点状出血,脚底纹路会中断。这些都是因为病毒诱发微血管及表皮不规则地增生。

鸡眼常会有疼痛感,尤其是压迫到神经时,病患更是觉得疼痛不堪,欲除之而后快。胼胝或疣长大到一定程度时,也会隐隐作痛。疣具传染性,而鸡眼及胼胝则不具传染力。疣的传染是经由接触传染而引起。一旦身上有第一颗疣,常因自行抠抓而传至其他区域。

在治疗方面,疣的治疗以破坏性疗法为主。

不管是鸡眼、胼胝或是疣,都可以用液态氮冷冻(liquid nitrogen)或擦水杨酸(salicylic acid)、尿素霜、维甲酸霜等外用药治疗。皮疹较厚者可先用热水将其浸软后,用刀削去表面角质层,但要小心,别损伤皮肤,以免引起感染。难治性/顽强型的病毒疣可考虑使用外擦免疫调节剂(immunomodulator)来治疗病毒疣。

其他治疗方式包括电烧(cautery)、激光(laser)或外科手术(surgical removal)等。电烧或外科切除现已很少被引用,因为电烧有经空气传播的危险,外科切除仍易有复发机率,如其他治疗反应都不佳时,可尝试口服药物治疗如维甲酸(retinoid)。

病毒疣是可以根治的,但一定要持续治疗,回诊观察以确认已无病毒痕迹的出现才可停止治疗。如果出现非典型症状,影响范围广泛,治疗效果不如预期或治疗未见效,应谘皮肤专科医生,考虑其他鉴别诊断,如疣状表皮发育不良(epidermodysplasia verruciformis)或先天性掌跖角化症(palmoplantar keratoderma)。

 

防鸡眼  鞋子不宜过窄过高  

预防胜于治疗,不要穿过窄及过高的鞋,这是防止鸡眼及胼胝的首要保养之道。

要预防鸡眼和胼胝,就要好好护理我们的足部,包括:

1)洗脚后要将双脚彻底抹干,然后涂上润肤霜。

2)穿合适、舒服及宽松的鞋子,避免鞋子太紧或太松,尽量不要穿高跟鞋,谨记要穿上舒服的袜子,因为不穿袜子会增加脚和鞋的磨擦。

3)使用脚锉等美容工具将厚和硬的皮清除,不过要小心不要把皮肤弄伤,如有需要可找足部治疗师或医生代劳。

4)使用足部辅具或鞋垫,可有效的转移重量热点,使重量平均分配和吸收冲击力及摩擦力。

5)不要漠视脚痛,若疼痛持续或痛的程度严重,应尽快求诊。有些患者对触摸及疼痛的感觉可能较低(例如糖尿病患者),所以要经常查看双脚有没有异样。

6)去除病因,避免长期受压及摩擦。

7)建议不要赤脚走路,避免出入地面潮湿的公共场所。

8)不要与他人共用拖鞋

 

温馨提醒: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看诊依据,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。

文章来源:
星洲日報.2018.07.08